国手转腰幅度小,但击球质量高,这才是转腰的真正目的
点我观看视频版教学
我们来看一下乒乓网提问区这位球友的提问,他说看专业运动员比赛的时候引拍、转腰的幅度非常小,但是质量很高,而业余球友打球的动作很大,转腰引拍的幅度很大,但是质量却不高是什么原因。
一、转腰
(一)转腰目的
转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协同下肢和上肢的发力,因为腰髋是身体的一个发动机,它连接了下肢和上肢,所以腰髋的转动是可以更好地协调配合。
整个肢体发力时真正转的不是腰部,而是髋关节,只有关节才能带动其它部位的转动,真正在转的是关节,所以转的幅度大小不代表质量就高。
(二)转腰作用
1.发力充分
在正手攻球的时候从右向左转腰和引拍的幅度都比较明显,但是它并没有什么速度。
相反反手弹击的时候腰几乎没有怎么转,动作非常小而急促,但是弹过去的球质量却很高。
这个核心关键点就在于腰只是为了辅助上肢发力,不代表腰转的多质量就高,腰就算不转,仅靠手臂去发力,只要速度够快,发力够集中,一样质量很高,只不过说不动腰,纯粹只靠手去弹(去带)的话动作会不协调,不管是重心的转换,还是还原,还是整个发力,都不会那么顺畅。
腰髋的转动用上了以后可以使得手臂的发力更加地充分,这就说到从引拍到击球的这个阶段才是最关键的。
2.重心转
另外,转腰还可以更好地完成重心的转换,击球过后的动作收到什么地方其实意义不大,它只是一个惯性。
二、动作幅度
(一)中近台动作要小
正手在拉前冲弧圈球以后球拍超过了头顶,撞击球拍脱板后动作做到哪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了,后面的动作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重心的转换,只是说这个惯性要把它停住。
刘诗雯在近台连续正手快拉的时候,她的动作就很小,她动作就在身体的前方就完了,她没有往头顶上去挥拍,她把动作就收住了,而且她整个转腰的频率,脚下的蹬转也不大,非常急促,这样的好处是发力更加地集中,而且还原更快,便于近台的正反手快速地转换和摆速。真正高水平的运动员是能用最小的动作,打出最高的质量。
有些球过来并不是很转,下旋并不是很强,没有必要往下引拍得过多,或者引拍很大去等球,为了提高击球的速度,提高还原性,对于这种下旋不太强的球可以引拍稍低于台面点就可以拉了,动作再大反而力量还容易散,中近台时动作幅度要尽量地控制小,速度尽量地快。
(二)中远台动作加大
如果说退到中远台那引拍(转腰)的幅度可以加大,这样是为了更好地制造弧线,因为仅靠小动作不足以制造球上升的弧线,所以需要把引拍的动作加大,以及挥拍的整个幅度加大来制造更好的上台弧线,球的线路远了才需要这么做,如果在近台就不需要这么做,不需要去制造那么高的弧线,所以要理解这个道理。
今天的解答就到这里,大家有任何乒乓球方面的技术问题,可以在乒乓网的提问去进行提问。
乒乓网刘宝生整理 |
|
|
|
|
打完球,右臂和右腿,胯部有酸痛感觉。休息几天会好转。请问老师是发力部位不对吗?还是用力过猛? |
|
|
|
|
转腰顶髋都没说到点子上,就像说运动就是为了出汗一样[捂脸]只要你理解就是转肩,立马就轻松做到!就这么简单,三岁小朋友都能听明白做到位! |
|
|
|
|
看一个人拉球的站位就知道是转腰还是顶胯!懂的人自然懂! |
|
|
|
|
我之前的理解一直以为转腰是为了拉球更转更充分,爆发力更好。原来是这样,刷新认知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