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套胶]
乒乓球生胶、正胶、长胶、反胶各有什么不同呢?
【本文导读】正胶、生胶、长胶、反胶的区别主要在表面是否光滑和具体打法上面,详细地看下图。
胶皮分类
|
胶皮外观表面
|
胶皮名称
|
打法
|
备注
| 表面光滑
称非颗粒胶皮
|
反胶
|
适合弧圈或弧快打法
|
也分为粘套和涩套,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、击球稳定、易控制。
| 表面颗粒
也称颗粒胶皮
|
生胶
|
适合快攻打法,需要积极主动的进攻
|
特点是击球下沉,搓球旋转弱
|
正胶
|
适合快攻型打法。由于击球稳定,控制球好,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
|
特点是弹性好、速度快、击球稳、不吃转
|
长胶
|
特点比较怪,不容易掌握,不适宜初学者和技术不好的爱好者使用,大多数削球手,如朱世赫就使用长胶,削攻打法
|
具有反旋转的特性,主要依靠对方的强旋转或冲力大来增加回球的旋转度
|
乒乓球的正反主要是指:颗粒朝外为“正”,颗粒朝内为“反”。
生熟是指:胶皮的橡胶的硫化程度,生胶形变大,脱扳速度不如熟胶,但速度损耗小,熟胶则相反。比如汽车内胎就生,外胎就熟。
长短是指:简单说就是胶皮表面的颗粒长度(高度),不过考虑到还有颗粒直径的粗细,一般也指高径比。
以上是我们对各个胶皮的基本概念,具体细节我们详细在下面展开叙述。
反胶:
反胶颗粒朝内,光面朝外,黏性较大,摩擦力大,容易造成较强的旋转,适合打弧圈和削球的选手,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胶皮。
反胶
特点:击球旋转力强、稳定,易控制。适合弧圈和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 。
使用此胶皮打法的运动员:王励勤、马文革、许昕等。
生胶:
生胶从外形来看与反胶相反,颗粒面朝外,平整面与海绵粘合。
生胶颗粒直径大于高度,一般高度在0.8到1毫米,且颗粒软弹性好。
生胶
生胶最显著的特点是击球下沉,但由于吃球面积小,导致旋转弱,摩擦力小,所以一般生胶多用来快拨、摆短和弹击与反胶的击球效果反差很大,经常有选手选择正手反胶反手生胶,增加对方的失误。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,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。
使用此胶皮打法的运动员:伊藤美诚、孙铭阳等。
正胶:
也叫短颗粒胶皮,特点是弹性好、速度快、击球稳、不吃转,适合近台快攻,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,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。
正胶
正胶从外形上看与生胶相同,但正胶的颗粒较生胶而言更硬。这也造成了正胶出球速度更快,但失误率要相应增高,一般是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近台快攻选手的用胶。
使用此胶皮打法的运动员:刘国梁、严升、何志文、单晓娜等。
长胶:
长胶从外形上来看,相比于正胶和生胶,颗粒更加长且细,高度大于直径。
长胶本身摩擦力弱,无法主动制造旋转,但由于颗粒高且细,击球时易出现颗粒向一侧倾倒,就会发生改变来球旋转的情况,也就是说对方来下旋,回去的是上旋,反之亦然。所以打长胶必须了解长胶旋转的特性。
长胶
回球速度较慢,但是能产生与常规胶皮完全相反的旋转,在削弧圈球的时候能借对方力量和旋转产生非常转的回球。
非常不推荐初学者使用,通常为怪球手选用,或者用作削球手的反手胶皮。
使用此胶皮打法的运动员:黄建疆、陈子荷、周昕彤、齐宝华等。
总之,不同的胶皮适用不同的需求,选胶皮也因人而异,对于新手,生胶和反胶更适合新手,长胶不适合青少年,尤其是乒乓球启蒙阶段的学习。
好了,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总结,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、点赞并交流! |
|
|
|
|
我们小时候的乒乓球拍不分长胶、短胶的,光板也打出高水平的球技。[捂脸][捂脸] |
|
|
|
|
平时常用反胶皮。正胶皮比生交胶皮颗粒硬短粗。长胶皮颗粒细长。 |
|
|
|
|
其实反胶也是分生熟的。蝴蝶T05就是熟透了的反胶,而729,狂飙,就是相对生的反胶。 |
|
|
|
|